引 言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诗经》里的名句,意思是说,加工象牙,切了还要磋;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一丝不苟、心无旁骛、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
然而,严酷的现实摆在中国面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在科技实力的5个级别里,中国的位置在第四级,和印度、墨西哥、南非同属一个级别。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是5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历时两年研究,为中国制造业绘就的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第一步。
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呼唤和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工匠精神永远是中国制造坚挺的脊梁。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就有这样一家企业——三利集团。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的厂区,一条条鲜红刺眼的质量标语展示了三利20年抓质量的恒心与毅力;一条条涤荡心灵的质量条幅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辉,让世界相信中国制造!
三利,创建之初就已深深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不仅在产品质量上严防死守,而且开始了近乎“自虐”的档次追求。正因为这样,三利人才知道了精益求精,学会了耐心专注,提高了执行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力行,在千锤百炼中更加自信,更趋成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三利工匠精神!
20多年的风雨历程,董事长张明亮带领着全体三利人总结出了许多经典的质量文化理念,探索出了一条严抓质量的独特道路,并把对质量的追求贯穿在一年一度的8.15质量月活动中,持之以恒,毫不放松。
一锤砸出来的质量日
1997年8月15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三利,对于从那时走过来的三利人,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当时董事长在车间检查时发现:有一台控制柜的通风窗在冲床冲孔时没有完全冲开,导致通风窗百页之间有一处粘连,未达到设计标准与质量要求;但从生产到质检部门均无一人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控制柜依次通过了各道工序,直到在电气车间装配完成。眼看着不合格的控制柜就要出厂了,但此问题依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董事长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干部质量意识低下的危机。
员工质量意识低下是企业发展的大敌,三利要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全面进步、坚不可摧的团队,决不允许任何有碍三利发展的事情发生。当时公司员工虽只有三四十人,但董事长特别注重学习教育,每周一、三、五开会教育,二、四、六培训学习,每天出差回厂几乎都过了晚上九点,董事长依然带着大家一起学习,讲解各种质量与技术问题。在这种大力度的教育与管理下仍然出现了此类低级问题实在让人痛心,这是思想的麻痹,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更是三利百年大业的潜在祸根……董事长立刻组织召开现场会,让大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大家都觉得这点瑕疵无所谓,可以整修后继续使用。面对员工的麻木,董事长毅然做出决定:让责任人砸掉这台价值17万元、质量达不到精品标准的电控柜。在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1997年,这17万可是个天文数字,目的就是要用沉痛的代价唤醒大家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意识,使三利产品好中求好,精中求精。
正是这惊心动魄的一锤砸出了三利人的精品意识,砸出了三利人从此追求高精细严的优良品质,砸出了企业对用户的诚信和责任,砸出了员工“谁的责任谁承担”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展现了董事长作为一位伟大企业家的远见和魄力,从此,三利有了“厂耻日”“质量日”“质量月”,甚至“质量大革命”和“五软三严”,有了达到世界第一的产品。
严抓质量永远在路上
经过1997年8.15的洗礼,三利员工已经深深意识到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然而员工中粗制滥造、应付糊弄、得过且过、投机取巧的思想根深蒂固,公司各部门各项工作的质量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原材料的采购部门不落实公司意图,购买了部分低劣的原材料,给公司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产品技术的研发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用户现场频繁出现技术难题。生产安装上,部分员工欺骗用户,出现补填、补签巡检记录卡、巡检不及时、现场安装质量不符合标准、出现跑水等低级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简单的处罚和处理已经很难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公司果断提出了一个更加严厉的处理办法:让质量低级分子上台曝光,面对全体员工做检查。此后,质量低级分子曝光成为必不可少的程序,并与质量先进交叉进行,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讲质量可耻,欺骗用户有罪!”三利就是把用户的利益看得比天还要大,把对用户的欺骗和不负责任上升到对用户“犯罪”的高度看待。
严惩的基础上,公司采取了大张旗鼓表彰激励“质量标兵”的措施,掀起了学质量标兵、敬质量标兵的活动,除了对质量标兵本人予以物质和荣誉上的奖励外,从2007年起,还为质量标兵的父母发放养老津贴,以此感谢员工父母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这是公司首次对员工父母进行奖励。2010年,公司对多次被评为质量先进的个人颁发“质量档次典范奖”,给予他们崇高地位和荣誉。此后,公司每年都颁发“质量标兵奖”。正如董事长所希望的那样,随着一代代质量标兵的不断涌现,三利光明的未来一定不可限量!先进与落后的强烈对比,让广大员工深刻认识到:只有干出精品,才能获得物质和荣誉,否则只能被淘汰。
严惩与激励的基础上,公司开展了形形色色的培训教育活动提升干部员工的质量意识,其中以2006年第十届质量日开始的“精废品展览”活动最有成效。“精废品展览”范围涉及原材料采购、技术设计、产品加工、安装服务、行政后勤等产品和工作的各个环节,展出精废品数量200余例。此后每年,精废品种类不断增加,不仅囊括了生产工艺的精品、合格品、次品、废品,还包括采购类、技术工艺类、安装服务类、工程建设类、文职类、生活用品类等六大项。产品领域由原来的“废品、合格品、精品”延伸到现在的“垃圾品、废品、次品、合格品、精品、奢侈品、极品”七个档次,并对服务工作提出了“高档次”和“低档次”之分,更详细体现了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差距。通过把产品、工作全部摆在桌面上,让全体员工参观学习,真正认识到精品和废品体现在价值上的巨大差异,对全体员工起到了巨大的震撼作用,这是公司质量教育的大胆创新和尝试。
2007年9月8日,质量日刚刚结束,董事长巡查时发现管件喷漆质量差、安全用电隐患等低级的质量问题,便立即组织中高层干部及相关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
在质量月期间,还出现如此低级的问题,可见质量工作抓得根本就不到位,8.15质量日会议根本就没有起到作用。为了唤醒全员的质量意识,董事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重大举措:在公司内部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质量大革命。质量大革命,就是革低级质量意识的命,保卫我们的“百年铁饭锅,三利大家庭”。
从9月12日到11月14日,在质量大革命两个月的时间里,公司除了严厉打击各种低级质量问题,更注重管理、技术、工艺的规范和理顺,共修订完善行政文件122个;编制完成工艺卡片126个,过程记录卡55个,修订和重新编制了57个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标准;完成软硬件类改进项目25项,解决机械类问题28项,电气类问题33项;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先进工作者。
2008年,面对市场上的重重困难,三利人抓质量的决心没有动摇。董事长在年初就定位,由抓质量扩展到抓“信誉、质量、档次、形象、效率”的五软管理,公司开始探索五软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制作了相关教育视频。2009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信誉、质量、档次、形象、效率的评比和奖惩活动,成立“五软管理专业委员会”,掀起了讲信誉、抓质量、上档次、树形象、提效率的高潮,用软性的管理来促进硬性业绩的增长。此后,严抓素质、严抓纪律、严抓安全的“三严”管理丰富了“五软”的内涵,涵盖了企业软性管理的方方面面。“五软三严”管理是三利在抓质量道路上的又一次突破和升级,是三利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精髓,是三利快速发展的根本,更是董事长在企业管理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质量管理硕果累累 任重道远
经过20多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三利人的质量意识越来越高,各部门各项工作的质量、档次都取得显著成果。2015年,达到世界一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展厅正式启用,树立了公司形象,彰显了公司实力。同时,历经八年研制,三利智能电机和水泵横空出世。根据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三利水泵能效高出丹麦和德国知名品牌产品3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第一,“五年包换,十年保修”的承诺更彰显了三利对产品质量的绝对自信。这让中国的制造业扬眉吐气,让世界相信中国制造,也足以让我们三利儿女为之欣慰,为之骄傲自豪!豪华的莫丽斯、B区C区高档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世界第一的样机展车、一代代蕴含着三利人心血的供水产品、一个个让世人赞叹的生产工艺……让我们也更加坚信,董事长为三利开拓的“抓质量、求档次”之路绝对正确,这条路定会越走越宽广。
如今,集团公司第20届质量月活动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本年度质量月活动通过质量档次改进提升、文件执行检查、精废品学习、质量问题齐抓共管、内部低级质量档次问题严抓、质量知识竞赛和质量档次意识培训七个方面进行评比。各大口高度重视,上至高层领导下至部门员工,都积极想办法、想思路,为质量工作保驾护航。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员工质量档次意识的不断提升,随着工匠精神的不断培育,我们独特的质量之路定会越走越宽广!
“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这是我们三利人抓质量的决心与魄力!
“在三利,如果我有‘能用就行’的思想,我就是渣子,应该受到惩罚;在三利,如果我有‘反正看不见’的思想,我就是渣子,同样应该受到惩罚。”这是我们三利人严抓质量的自律与自觉!
结 语
回顾过去,感慨万千,面对现在,倍加珍惜。在公司强大的平台上,我们应时刻牢记以质量求生存,以档次求发展,向档次要效益,在今后的每项工作中,在每道生产工序中,在每个工作流程中,拿出真心,真打实干,精心呵护大家庭来之不易的荣誉。三利人紧跟董事长高定位、高标准、大发展的路子,打造出了世界第一的民族品牌,这是三利独特质量之路的伟大胜利,是三利工匠精神的伟大传承,为中国民族企业走向世界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面对质量和档次这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敢向一切低级质量意识和行为宣战:谁砸大家庭的饭锅,就把谁的饭碗先砸掉;谁触碰质量红线,谁就得付出惨痛代价!抓质量,上档次,做世界第一,超前追求,走独特三利路;重细节,干精品,铸民族品牌,持之以恒,做真正三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