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10月7日讯 头戴白色军帽、身着红色军装、脚蹬白色马靴、手持微型冲锋枪,10月1日上午,民兵方队“铿锵玫瑰”走过天安门广场的场景,成为许多人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0月5日上午,青岛三利集团北京分公司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9名队员凯旋,来到青岛总部,以座谈会和报告会等形式与同事们分享荣光,凝聚爱国情、奋斗情。
5日上午,在青岛流亭机场,9名身着红色受阅服装的姑娘们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几名姑娘在与前来迎接她们的同事拥抱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据了解,青岛三利集团北京分公司共有9名女员工参加了阅兵活动,其中7人正式在列,2人作为预备队员。她们中最大的31岁,最小的18岁,其中还有两名是辣妈。
青岛籍队员李岙雪代表9名女民兵分享了参阅的体会。“直到现在,我的心情依然在激动中。这次参阅既是一份荣光,也是我们接受祖国和人民的一次检验。在长达7个月的受训过程中,我们9人再苦再累从未打过退堂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顺利通过训练和各项考核。当方队走过天安门时,我们那份自豪感无以言表。”李岙雪说,她们这次回总部,就是要把这份荣光带给同事,带给企业,让同事们从这份荣光里汲取奋力前行的力量,为企业、城阳和青岛发展再立新功。
18岁的王锡霞是年龄最小的队员。她告诉记者,当她们得知征集参阅女民兵的消息后,立即赶到街道报名。她们展示的良好军事素质得到了街道工作人员的肯定,“我们公司多年的军事化训练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成绩,也给我们入选加了很多分。我们能够一次入选这么多人,跟公司多年来坚持的军训体系建设分不开。”王锡霞说,别看自己年龄小,却是所在排面中动作学得最快的。自己在学会最新动作后,课间还经常帮助教练员去教其他队员。作为三利集团军管部的一名专职教官,王锡霞说,现在最迫切地想把在北京参训的所学所得所感分享给同事们,推动企业的军事化训练再上水平,争取以后有机会再参加这样的重大活动,为企业争光,为青岛添彩。
张宁和杨青伟同批入选民兵方队,但最后作为预备队员待命没有上场接受检阅。说起这些,张宁几度哽咽。“想想自己艰苦地走了7个月,最后没有走进天安门广场,心里很难受。但是,我依然感到光荣和自豪,这7个月我也收获了很多,对我的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
青岛三利集团董事长张明亮介绍,青岛三利集团常年坚持军事化训练,每年都拿出一段时间,对几千名员工进行正规化军训。企业还专门设立了军管部,培养了自己的专职教官。企业员工纷纷把军训中的素质养成融入到企业研发生产中,三利的主导产品无负压供水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历经14代的自主创新、自我更新,技术和设备水平始终稳居国内龙头地位。(2019-10-08 07:07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半岛记者 刘笑笑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