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有的人做事雷声大雨点小,做得不多,却宣传得很大;有的人做事雨点大,雷声小,做了很多,却不张扬,奉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一直默默地前行着,直到某一天他们犹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青岛三利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史便犹如惊雷一般震醒了世人。
董事长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我就不相信中国人制造不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张明亮
领导者的思路有多长远,企业的发展就会有多壮大。青岛三利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明亮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引领着企业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在同行眼中他是一个睿智的人,因为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三独特战略”、“五软管理”等理念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和规律且具有鲜明特色的理念,已经成为三利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他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实在在地贯彻落实到了企业当中。
在企业管理者的眼中他是一个严厉的人,因为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为了提高员工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他一锤子砸掉了十几万的控制柜,只因为控制柜的通风窗口处有一点瑕疵;为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他实行了军事化管理模式并在全厂区禁烟;为了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他毅然在130亩的厂区建起了五星级酒店,为员工提供全方位服务。智能化公寓楼的胜利竣工、一栋栋办公大楼拔地而起、高档次参观通道的投入使用、现代化的车间、高科技的检测中心、研发中心以及三利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正是三利飞速发展的见证,也充分证明了他的管理模式是有效的、超前的。
在员工眼中他是慈祥的大家长,因为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怀。员工的吃穿住用、甚至理发、洗浴、医疗等,他都考虑到了。每当大家庭成员生日的时候,他都会委托工会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而当他自己过生日时,他对前来送礼的员工说:“送礼,要别人喜欢什么送什么。我最喜欢的就是你们把工作做好,讲信誉、上档次、提素质、做好事,这样我就快乐了。”正是在他这种关心员工胜过自己、关爱公司胜过爱家庭、教导员工多于教导自己子女的精神感召下,三利的员工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团结在他的周围,以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为了让老百姓喝上纯净的水,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我们的产品。”——三利集团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社会,倘若没有高质量的二次供水设备,我们要想轻易喝到自来水,恐怕就是一种奢望了。三利集团自成立之日起,便开始在供水领域的科研攻关了,当他们发现:我国城镇二次供水多采取建水塔或用无塔压力罐的方式,存在水压不稳、耗能大、投资大、水质极易遭受污染等弊端后,便多次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求教,1997年,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实验,WXG型变频调速无负压管网增压给水设备研制成功,这是三利的第一代无负压给水设备,也是WWG型智能化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的前身, 2000年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03年,建设部将这项技术列为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之后,三利集团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进行了80多项技术攻关。WWG型智能化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是在第一代无负压给水设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五代无负压给水设备。第五代产品已经实现完全智能化,只需一次设定,便可一劳永逸,实现无人值守。第五代无负压给水设备入选了《2006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这已是三利的产品第五次获此殊荣。几年来公司产品共获得“一千四百余项国家专利”、“四项国家金奖”、“五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十八年来,三利集团在“树民族品牌,创国际一流”的信念指引下专注于全自动二次供水设备的研发,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已发展到第十二代,自主研发的无负压给水设备,填补了国内无负压的空白,彻底改变了传统供水设备存在的投资大、耗能高、污染严重、占地面积大的弊端,开创了用高新技术提高我国城镇供水质量的新格局。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
“我们把质量问题升级到道德的高度。质量工作无小事,质量工作没有终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命运。”——三利集团员工
2009年8月,青岛三利集团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供水设备独家供应商,这一喜讯的传来振奋了每一位三利人,并再一次震撼了整个供水行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下,无数的企业减产、倒闭,而三利却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逆势上扬,在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金融风暴俨然成为了她高速发展的助推器。
这一切客户看不明白,但心里却充满敬佩;这一切政府官员来考察也看不明白,但心中却充满了震撼。这一切董事长给了他们明确的答案:这是三利长期以来抓质量、求档次、重信誉的必然结果!
1997年,当时的临朐县三利自动化给水设备厂已创立五个年头。随着三利知名度的提高,产品销路越来越广,在一时生产任务重、用户要求急的情况下,个别干部员工思想上抓质量的弦一度放松,产品过程检验不够严格。致使不完美产品进入组装车间。8月15日这天,厂长张明亮亲自到车间检查产品质量,发现有一台已组装好的控制柜外壳通风窗有微小瑕疵,制作的储液器形状不美观,焊缝不匀称,他马上意识到这种思想的麻痹,质量上达不到精品是企业发展的大敌,任其发展下去无异于是自杀,他决心砸掉这些质量不过硬的产品,用事实唤起大家的高质量、高追求意识,使产品好中再好、精中再精。于是召开全体员工现场会,先让大家用高标准严要求来检查这些产品有哪些不合格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过大家检验分析之后没有发现什么大缺陷,只是不够完美。但他当场宣布要把这些产品砸掉,并要求责任人亲自砸毁,亲自销毁的损失由厂里承担,如果今后再出了次品或不合格产品,仍然就地销毁,但谁的责任谁承担。
当时绝大多数干部员工都认为,这些缺陷不是关键性的,无碍大局,稍加整修就达到质量要求,砸毁太可惜了,损失太大了,于是提议进行整改不要砸毁,但他认为根据员工现有的素质和意识,抓质量、上档次,没有铁的手腕是抓不上去的。没有大举措给人的教训是不会深刻的,于是他一声令下,当事人举起大锤,一举砸毁了价值十几万元的控制柜和储液器等不完美产品,立即派人拉到废品收购站当废品卖掉。
这一举措,既砸掉了干部员工低要求,低档次的思想意识,也树立了事事高标准、高要求的思想,在今后每项工作中,每道生产工序中都把高质量、严要求牢记心上,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研制的供水设备和消防产品都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优质产品。
为了纪念8月15日这个抓质量、上档次的特殊日子, 三利集团把这一天称为“8.15”质量日。每年的这一天都召开会议,总结质量工作,表彰质量标兵,鞭策质量低级分子,从此形成了惯例。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我是三利大家庭光荣一员,决心与企业同命运共发展,忠实履行四个必须,执着追求高精细严,快速反应,立即行动,拿出真心,真打实干,百年铁饭锅,三利大家庭,我们创建。——三利人誓言
三利集团依靠科学、人性、超前的企业文化凝聚了人心。在三利集团,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因为三利是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幸福的家。
在当今社会一片打破铁饭碗的叫声中,三利集团提出的却是铸造百年铁饭锅;“在厂区环境建设上,争取明年一年把所有冬季落叶的树木全部换掉,换成四季长青的花木,争取两年之内把三利公司建设得比中山公园还要漂亮,给在三利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工作的员工们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三利人不仅要追求产品上档次,在生活环境上也要上档次!”这是董事长在2006年度总结大会上关于院区环境建设向全体员工所做的指示;“百年铁饭锅 三利大家庭”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董事长对企业的定位。为实现这一目标,董事长带领三利人不懈努力,为了给在三利集团长久稳定发展的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公司提供免费食宿、医疗、美容美发、节假日福利、家庭节活动、感恩节活动等,使员工有一个一流的生活工作环境;给员工老家的父母寄上温暖的羽绒服、保暖内衣等;为了激励骨干员工,公司营销精英去欧洲五国旅游,为营销安装服务人员家属每月发放“家庭后盾支持奖”……一桩桩、一件件暖人心的事情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三利人。全体营销将士激情万丈,为了荣誉、为了目标他们拼上了,他们每天斗志昂扬,唯一的目标就是签单,签单,再签单,回款,回款,再回款;生产员工默默无闻,加班加点,埋头苦干,为营销提供优质产品;技术员工深思熟虑、克服难关,为市场开发一流技术;财务人员统筹分析、精打细算,为公司提供资金保障。正是这些充满激情和带着感恩心态的员工奠基了三利高速发展的大厦。
这是一个追求高质量、高档次的家。三利人深刻意识到“质量、档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提出了一般人接受不了的高标准、严要求。三利人紧紧围绕在董事长周围,快速反应,立即行动,以高精细严和“四不管一为准”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和理由,多想办法多创新。
这是一个勇于创新、奋力争先的大家庭。三利人秉承“要想自己满意,先让别人满意”的宗旨,率先开发研制出国内、国际领先的无负压给水设备,以独特的技术打造并稳步占据市场,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客户的信赖,努力创建“三利大家庭”企业,向国际大市场迈进,这是他们不懈奋斗的目标。
“于无声处听惊雷”,三利集团“精诚团结、共同奋斗、秉承创新、齐心协力”的誓言犹如惊雷响在世人的耳旁,这誓言也是他们每个三利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嘹亮的军号响彻云霄,那是为他们吹响了向明天进军的号角。挥洒热血、实现梦想,我们期待并坚信三利一定能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摘自《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