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给水设备作为一种新型二次供水设备于1997年由三利公司首次研制成功、1998年正式推向市场以来,被不断地推广和发展。无负压给水设备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资、无污染、方便安装和维护等突出优点,使之成为了取代水池、水箱传统二次供水设备的首选产品,最近几年市场需求骤然升温。许多厂家意识到这一产品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也竞相分得一杯羹,追求最大商业利润,导致无负压生产厂家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无负压生产厂家由最初三利公司一家、到2004年前十余家、发展到目前已猛增至数千余家,并且各厂家生产规模、产品技术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千差万别。三利公司为全国最早、最大、最具实力的生产厂家,并拥有数千名专业人员和世界一流的自动化专业生产线及检测设施;而其他厂家许多是从生产水泵、水箱或控制柜的产品中转产无负压,小的则只有十几人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虽然2007年由建设部发布实施了CJ/T 265-2007《无负压给水设备》国家城镇建设行业推荐标准(2008年6月1日实施),但许多厂家仍然各持自认所谓“可依、可行”的标准进行生产,甚至还有按照自已企业标准生产的,这势必造成在产品标准、技术要求(或技术环节)、实际应用等方面出现问题。比如,有的厂家不顾产品质量,一味地去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导致许多低劣产品充斥市场,给用户用水及自来水管网的供水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有的则根本不具备生产资质,却标榜所生产出的产品为“无负压”,导致产品安装运行后直抽自来水管网的水量,致使自来水管网产生负压或者管网供水量不足而造成停泵、停水等现象,影响用户用水等。再加上市场上的低层次恶性竞争和非理性的采购环境,极大地扰乱了整个无负压行业的发展,导致目前无负压产品应用现状极为混乱。
为规范无负压产品的市场秩序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市场上的无负压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力度,使真正依靠自主创新研发出的、既符合国家标准又具有企业特色的、技术含量高和质量过硬的产品,能够得到有效地推广和应用,并加以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认真审查生产厂家的技术来源,以杜绝那些剽窃技术、侵害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因此,我们要对企业规模、生产条件、技术力量、售后服务等制定硬性指标,限定生产厂家的主要经营项目必须是供水产品,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厂家的实力和所生产的产品与其所承担售后服务的责任相匹配,也有利于行业有序和规范发展。最后还应该发挥真正意义上的“无负压供水设备技术委员会”的行业协会作用,由协会携同企业,共同制定市场规则,以维护用户、厂家及国家利益,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措施,相信对无负压行业发展、消费者利益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将产生积极意义,能使无负压产品应用更科学、更合理、更环保、更节能,从而真正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