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你安排的工作我都做了”,“领导,你让我发的通知我都发完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这样跟领导汇报工作,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工作我们是做了,那结果怎么样呢?做好了吗?领导是让我们“做了”还是让我们“做好”呢?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领导要组织一次会议,让我们去通知相关参会人员参会,我们逐一把参会人员通知一遍之后,我们的这项工作就算是结束了吗?这项工作做好了吗?相信读过九段秘书的人们都会说:“不,这还远远不够,这才是九段秘书中的第一段而已,还差得远呢。”没错,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做了”的阶段,那我们的工作离领导的要求还差很远,这项工作做得毫无质量可言。试想一下,当会议正式开始的时候,领导发现有人缺席了,甚至是重要人物缺席了,导致会议无法正常进行,当领导问起缺席原因的时候,我们将如何作答?难道我们能说:“领导,反正我通知他了,他没来是他的错,我该做的都做了”?我相信如果你是那位领导的话,你的员工那样回答,是不会得到你的认可的,因为他做得还远远不够。
加入三利大家庭后,我学到了一个新名词,一个之前从没听过的名词——工作做到最佳点。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工作做到最好,做到位。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做完这个工作之后,现阶段无论再换谁来做这项工作,最多就能做到和我们一样的效果,不会比我们做得更好,这样就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做到最佳点了。换言之,就是告诉我们,做工作必须讲究质量,而且要做到高质量,高档次,要做精品工作。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出精品工作呢?首先,要做精品工作,先要有精品意识。没有高精细严的意识,如何做出高精细严的工作?意识里有了做精品的理念,我们才有做出精品的可能,就像车间工人加工产品一样,无缘无故哪来的甲级品?只有你“想”了,你才有可能“能”。首先,在做工作之前,我们应该树立一个高目标,“这项工作我一定要做到最好”,“我一定要比别人做得好”,“这次我一定要做成甲级品”……树立目标之后,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详细的计划,我们必须明白,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才能把这项工作做成精品。优质的原材料、精细的工艺流程和规范化的实际操作是加工甲级品最基本的三大条件,除此之外,环境等因素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做出甲级品,必须考虑周全,把所有的不利因素全部克服,当所有的不利因素都变成了有利因素,那么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认真,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那么精品工作便随之而来。工作做成了精品,领导还会不满意吗?要想自己满意,先让别人满意,领导满意了,我们是不是才真正算是把工作做好了呢?
所以,工作要“做好”,而不是“做了”,只要树立精品意识,做好精品过程,我们就能做出精品工作,让领导满意,最终让自己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