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春运,几十亿人口大迁徙一次次印证了团圆、亲情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每一位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时刻,短短数日的天伦之乐足以消除奔波游子一年来的劳苦辛酸。家,纵然是农村,纵然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互联网,但那里有城市给不了我们的温馨与亲情,“无论天涯海角,无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如今,在三利,“家”有了更广泛的涵义,“百年铁饭锅,三利大家庭”的发展模式让“以企为家”不再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越来越多的三利儿女省却了一票难求、千里奔波之苦,选择了留在公司过年,有的甚至接老人一起在公司喜迎新春佳节,我便是其中幸福的一员。进入腊月公司就组织统计春节值班及在公司过年的员工信息,恰巧我女友也来了青岛,家中年过花甲的父亲更是一直想看看我的工作环境,于是就报上名参加公司的“团圆宴”。
除夕夜,天黑得很早,六点钟我们一家三口和其他两百多“家人”一起来到了金碧辉煌的莫丽斯九楼宴会厅,有老人,有孩子,还有更多的是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不管相识与否,都在互致新年的问候与祝福。尽管大家长没在家是一个莫大的遗憾,但简单精彩的魔术、孩子活泼的舞蹈、萨克斯独奏的“回家”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让我们这些漂泊异乡的游子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由于协助崔工进行现场摄录像工作,可口的饭菜我并没来得及多吃几口,但看到镜头里父亲和女友欣慰的笑容我品尝到了这沉甸甸的幸福……
意犹未尽的晚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午夜时分我们亲手点燃了公司准备的绚丽烟花,第二天公司又派车载着我们一行70多人来到了栈桥、五四广场、奥运帆船中心等景点游玩,回到公司我又领着女友和父亲参观了公司的花卉基地。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年,也是第一次带着父亲出来“旅游”,尽管父亲年轻时走南闯北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可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趁着父亲身体还硬朗,自己早日有能力带着我们一家人多出去看看。
是的,今年我没有回家,但今年我在“家”过了一个别样的春节,缤纷的烟火不再只是荧屏上的景致,“团圆过年”又有了崭新的三利版式。亲人的欣慰是我们执着前行的动力,我知道尽管自己工作了一年多,但能力和心态上还有太多的缺憾。公司提供了这个宝贵的平台,给了我成功的机会,自己必须全心全意真打实干地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给自己的家人营造幸福的生活。我会珍惜这个“家”,这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