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这个名字在华夏大地家喻户晓,他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他的一生是一代人奉献、服务、无私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雷锋只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牺牲的时候只有22岁,在其短暂的生命中,他帮助了无数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树起一种风格、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叫作雷锋精神。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每年的3月5日便被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在中国,雷锋精神是一面旗帜,象征着忠诚付出、感恩奉献、无私大爱。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转型历史时期的中国,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压力的工作使国人变得越来越现实,拜金主义、官僚思想充斥着国人思想。忠诚付出不再是深埋内心的品质,而成为政治家引作赞歌的资本;感恩奉献不再是紧记心中的品德,而成为投机赚取利益的手段;无私大爱不再是始终坚信的品性,而成为“柏拉图”式永远难以描绘的奢望。诚信缺失使无商不奸变成从商必奸,世态炎凉使孝义美名传变成父子对簿公堂,“雷锋式”的好人越来越少,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也笑话似的成了中国人难以面对的噩梦。如此说来,这的的确确成了中华民族的悲哀。
有人说:上天永远是清醒的,他不会允许他的孩子一直错下去,他始终会在浑浊的世界中树起一盏明灯。
雷锋精神其实并没有被所有中国人抛弃,至少在三利没有,三利董事长的超前和定位已经昭示着这个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造福社会为己任。遍数中国企业,上至几万人的上市公司,下至几个人的作坊工厂,没有一个企业会真心设立诸如“家庭节”、“感恩节”这样的节日,这些节日昭示着这个企业的善良,这些节日显示着这个企业的风格。毛主席说:“学雷锋,不是学他的一两件事,而是要学他的精神,他的好思想 、好作风。”在三利,每个人都是活雷锋,他们接受几十亿资产企业家的谆谆教诲,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感恩和转变,成就小我只是实现了个人的价值,而更应该让自己的成功带动家庭乃至亲朋好友共同富裕,“百年铁饭锅,三利大家庭”企业留给后人的不单单是这座企业的“青山绿树”,更多的是企业的思想和精神。它依然在带动经济的发展,在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解决人们的就业。每一件都是平平淡淡的小事,一日如此尚可,百年如是艰难,三利是在新的社会时期为雷锋精神注入了更多的含义,这种思路是从小我及他到小我及国的升华。勤于奉献,忠诚国家,无私大爱,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利人都在用最平凡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他们的付出和价值,展示他们新时代别样的雷锋精神!
百年之路的确很长,成功之路依然艰辛,雷锋精神可以感动几个人却不能感动所有人。那么,谨从平凡的三利人开始,从日常点滴开始,将具有三利特色的雷锋精神放之四海,传之中国,让雷锋精神得以薪火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