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小故事,在三利广为流传,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制作煤油炉子”的故事,听完感受颇深。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国家还非常贫穷,物资匮乏,尤其在农村,很多人家连个煤油炉子都没有,一是没钱去买,二是也买不到。制作煤油炉的主要材料是白铁皮,基座是个圆形扁铁箱,里面注满煤油,由十数条棉线(灯芯)引至煤油炉的顶部。董事长通过自己的钻研学会了制作煤油炉。
有一次,一个朋友托董事长制作一个煤油炉,董事长欣然答应,当他向那位朋友要白铁皮等制作材料时,朋友却犯难了,东拼西凑也没找到多少,根本不够用,董事长又催促几次,让朋友再找,朋友却不耐烦地说“没有了,要不就不做了吧”。这种情况下,一般人也就放弃了,毕竟没有原材料,根本没法做,但是董事长却不这么想,既然答应了朋友,就一定要做出来。
他千方百计自己去找材料,起早贪黑最终把煤油炉做好,给朋友送了过去。过了一段时间,董事长很想知道自己做的炉子好不好用,就问朋友煤油炉用得如何,朋友心不在焉回答他说很好,但董事长没有亲眼看见还是不放心,想亲自去看看,但又不好为了看炉子直接到人家,这样会让人家很反感。于是他就找别的借口,估计着吃午饭时间来到朋友家,趁人家离开厨房时,他用手摸了摸他做的那个煤油炉,发现炉子是热的,这让他确信自己做的炉子一直使用得很好,他心里比朋友当面夸奖还要高兴。
这是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但却充分体现了董事长的为人处世,特别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是排除万难,说到做到,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决不轻言放弃,克服困难去完成。其次,主动干工作,你会有一百个办法把工作干好,董事长爱琢磨、爱动脑,他把给朋友制作煤油炉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即便没有回报也要让朋友满意。干工作、办事情,在心理上要像干自己的一样;在标准上,要比干自己的高出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只要具备这种精神,没有干不好的工作。最后,在没有考核、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主动将工作干好、干到极致,尤其做好售后服务,才能真正做到让客户百分之百的满意,让百分之百的客户满意。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便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便能成就美好人生。
三利在董事长带领下发展三十一年,稳稳占领行业制高点。三利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处处体现董事长的做事风格,指引着三利儿女的行动方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听董事长的话,做到“四个必须”,坚定不移走三利路,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实现“百年铁饭锅,三利大家庭”的企业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