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愈演愈烈,随着金融风暴全球化的加深,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其它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也增加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外部风险:外部需求减少,人民币升值,外贸出口增幅缓慢,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严重缩水。这场风暴看似远在天边,但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场风暴对中国经济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已近在眼前,众多的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大量的职员面临着被裁掉的风险,放眼招聘会,人山人海,现场求职人员的神态大多都很焦急沮丧,挤破头皮竞争一个岗位,人才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
很不幸,我也在这场紧张的求职队伍当中,一连几周的时间我奔波于各大招聘会现场,晚上就在网吧里查看招聘信息,不能按时吃饭,连水都喝不上。背包里也总是准备着一个面包,因为胃不好的原因不能喝凉牛奶、矿泉水,嘴巴常常是干得起皮,嗓子也干燥,说话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一点都没有同龄人的圆润嗓音,常常是奔波一天,回到家中,自己再烧水喝,用一句调侃的话说就是“若找不到我,请打我手机,我若不是去面试,就是在去面试的路上”。给家里打电话也总是报喜不报忧,“我很好,工作已经找到了,现在是实习阶段,单位挺好”等等安慰人的话,面对家人的关心我只能是善意的欺骗,一方面是家里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感受得不是那么强烈,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不想再让家里人担心。
现场招聘,网上招聘也投递了很多简历,但很多简历都是石沉大海,抱着希望去招聘会面试,大多都遭到“回去等通知”委婉而善意的拒绝,但失望伤心之后,从面试中总结自己说话做事的不足,也总是给自己鼓励“不要气馁,再接再厉,总能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现在想一想记忆犹新的那两次面试。
某国际速运公司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面试,于是整装待发,到了之后才发现只不过是一个小门头房,位于小区内,虽然失望,但想反正已经来了,与经理谈谈吧,或许会有意外发现,沟通之后才发现那只是一家代理公司,代理DHL、TNT在国内的快件业务,前景不是很好,就放弃了。另外一次是一家高校的招聘,和自己所学专业正好对口,虽然学校处的位置不是很好,但想到在学校可以有很多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于是去了,远远看到学校的大楼很气派,鹤立鸡群般座落在周围的建筑中间,但走进去,一种阴冷的感觉袭击而来,内部办公环境很差,墙壁黑乎乎的,办公桌凌乱不堪,中午在学校餐厅吃了一顿饭,餐桌一片狼藉,想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心情很不舒心,再次放弃。然后就到了三利,看了公司军训的视频,听了企业的发展,处处贴心的服务,让我有找到家的感觉,仿佛走了好远的路就是为了这里。
求职困难只是金融危机影响到的一个方面,在这种大风暴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很恐慌,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光有恐慌和压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何变压力为动力是每个人思考的问题,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起信心,以正确的姿态来应对这场风暴,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能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