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部励志类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心里感受特别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就想写点东西,算是回味,算是思考,算是自省,算是鞭策吧。
1948年,马修克莱蒙——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在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然而事与愿违,报到的第一天就让他从天堂跌入了地狱。他被匆忙逃走的原管教的经历所震惊,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让他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管教现状的想法,学校不能像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孩子。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他用春一般的音乐温暖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神圣而纯洁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园丁、蜡烛、春蚕……一切代表优美无私的词语已无法放在这所学校的校长与老师身上,他们所表现出的是自私、冷漠与残忍。学校的规定就是严厉的惩罚。他们的教育理念——“行动—反应”原则,如果有孩子触犯了纪律,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责任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若三秒内找不到责任人,所有人都要关6小时的禁闭,并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禁止任何外来探访,直到责任人自首或被揭发为止。在这里,有着严格的客人探访条例,只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亲子见面,其余时间都处于鞭子与辱骂的凌威之下。在这里,缺乏公义、尊重、爱心……这里的校长自私贪婪,刻薄威严而刚愎自用,为了晋升和获取荣誉勋章,他可以不择手段,任意掠夺马修的艰辛努力。在他眼里,惟有绝对的权威,才能控制消极行为的发生,抑或惩罚消极行为。他不再关注学生灵魂的成长,不再倾听教师的善意建议……
而想想我们的领导,想想我们公司,我们倡导的理念是“好+坏=零是优秀的管理者”。公司要求管理者要率先垂范,起到模范标杆的作用。我们的管理者对员工好要好到位,“坏”要“坏”到位,要求管理者对员工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而在工作上要严格要求,促使员工快速提高,快速发展……我们管理严格的同时无处不渗透着人性化,就像董事长经常说的“干什么事都要讲道理”。当员工犯错误的时候,不是像那个学校那样马上严惩,而是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员工的入职长短,犯这个错误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项工作他会不会等等,然后才会酌情进行教育或者公平公正处理,而且处理之前也要进行感化、思想教育等,让员工充分认识到错误,以便日后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处理时,员工也可以进行相应的申诉、检举、投诉等等。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想想曾经接触过的一些独断专权的家族式企业,想想自己的现在,真的感觉很幸运,也感到很幸福。年纪轻轻就能来到这样一个倡导公平公正而且制度严格完善的企业,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自身还得不到发展,那在什么地方我们还能得到提升和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