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登泰山的日子终于到来了。2011年6月12日13:00生产口三车间全体成员乘坐着公司的中巴车,向着我们向往已久的目的地出发了,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泰山,多么令人向往的名胜,多么令人敬仰的古迹。从公司到泰山约有四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山脚下时,已是夕阳西下,夜色已经替代了白昼的烈日,对于登山者来说,这样更减少了心中的压抑。
19:30分下车,我们稍作休息,便开始了真正的登山旅程……
站在泰山脚下,昂首翘望,泰山果然名副其实,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巍峨与威严。在进入泰山入口前有几段台阶,这只是登泰山的前奏,也算我们正式登山前的热身。走在层层台阶上,两边除了茂密的丛林,最与众不同的就是文化氛围极为浓厚。小路两边可谓五步一立,十步一置,各类碑文层出不穷。有介绍泰山悠久历史的,有记录泰山文化底蕴的,有讲解奇松怪石的,有诉说史实概况的……总之,在登山之前,泰山给我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拥有其它任何古迹所不可比拟的浓厚文化韵味。
经过热身,穿过斗母宫等数道关卡之后,我们才真正地踏入了泰山正门。很早之前就听说泰山庙多,祈福的人多,到现实中我看到的“多”要远远超过我想象中的“多”,单观音庙就有数座。每座庙前都会有人为家人祈福,更有众多游客在此祈福祷告。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迷信,但我不能苟同。这是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不断积累下来的一种抽象文化,一种比识字与计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泰山文化、孔圣文化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至宝。
登山不是追求舒适,登山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一种自我的超越,一种极限的挑战。要问这次登山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我想那就是苦尽甘来。
登山的路程的确很漫长,这种漫长压过寒冷漆黑孤独的夜晚,让人看不到尽头。一开始,我们可以连续登上七八组台阶才稍作小憩,但后来我们每翻过三四组台阶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下。盼望着尽快登上山顶,但你越是盼望就感觉路越走越长。到达中天门时,很多人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脸上早已爬上无奈甚至后悔的表情。以后的路怎么办?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
整个登山过程,最为险难,也最能考验一个人心志的就是后面的十八盘。十八盘每盘倾斜度都超过75°,再加上狭窄而圆滑的石阶,更增加了登山的难度。十八盘路上我们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每登半盘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甚至已不得不手脚同时着地才能前行。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爬山。但想到这次来登山就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越是艰难我们越要向前,唯有坚持才能成功。作为三利人,我们脑海里没有“屈服”这个字眼,困难面前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能抖擞精神,将困难踩在脚下,昂首前进!就是这种信念,让我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穿过了南天门与天街,登上了玉皇顶,站到了观日石上。
登山过程我收获颇多,下山的路上,我同样深受感动与启发。我们遇到了很多挑山工,年龄不同,有的已经接近七旬,但是他们还能走到山顶,并且挑负着五六十斤重的物品。看到这种场景,我想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们完成如此的壮举呢?这绝不是拥有强健的身体就可以做到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如泰山般不可动摇的坚定意志。
泰山之旅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在这登山过程中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所悟已经深藏心底。我们更应将这种精神食粮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一切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