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中秋佳节了,理应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候,感受亲情的温暖,但离家在外打拼的我很少过这些节日。
想一想来青岛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了,在青岛打拼的这些年里遇到了很多,也实实在在地做了很多事情。以前在很多家企业干过,也不论是比较大的集团,还是小小的路边店,有几年自己也开过门头……那些为了理想拼搏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有快乐,有失望,有不甘,也有欣慰。感觉脑中有千般的想法无法实现;感觉水道渠成,却又力不从心;感觉老天对自己不公而开始怨天尤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肩上的担子也一天天加重,深深的迷茫充斥心头,何去何从?
来三利前我在一家加工动车配件的企业工作,订单如潮水一般涌来,本单位已经干不完订单量的三分之一,后来就把自己的订单外包到别的厂家制作。一开始对产品的质量由质检部门进行把关,到后来由于订单加大,外包多个厂家制作,厂家之间的产品质量意识参差不齐,质检形同虚设。再后来工作任务较重,还谈什么质检,干脆干活去,质量从此销声匿迹。眼看着产品质量一天天下滑,关系到运输人员的动车,与人民财产紧密相关的大事,我痛心疾首地找到领导多次提出建议,单位领导不以为然,而且还以怪异的目光看我,言语上对我讽刺,工作上对我恶意刁难,为此我黯然地离开了我心爱的岗位,重新开始择业。
新的择业标准也跟着建立起来,第一:企业本身应当是一家资金雄厚的盈利企业,这样在择业后有很多参与大型企业或开创性的大制作,自己也能参与进来;第二:企业必须重视质量、环保,这样才能持续长久地稳定发展。在经过了一定的选择和比较后,三利集团最终成为了我最理想的选择。
来到三利集团以后,到现在为止正好是两个月的时间,在这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给我的感受真的是太深了,深到超乎我的想象:三利的企业文化讲的是“独特的技术、独特的质量、独特的信誉”;讲的是“高、精、细、严,稳、准、狠、快”;讲的是“信誉、质量、档次、形象、效率、素质、安全、纪律”等等。这些企业文化是那么地深入人心,那么地贴近实际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反映了企业定位的超前和独特。
每日,在工作之余沉浸在浓浓的企业文化当中,教我怎样做人、处事,明确标准,树立榜样,使我们三利人团结在一起。在这两个月之中有很多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让我很感动,让我体会到了三利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011年9月1日晚,周四例会期间,我的电动车停放在公司外,散会以后我发现车子被盗了。我的班组长张会龙、车间主任王兴华还有副主管衣建兵听说以后,立即帮我找值班保安询问,并调监控记录查看。由于存放时间比较长,查看监控录像已是深夜一点多钟,公司有规定在提取记录作为证据时,必须有公司逐级领导的签批单据。第二天一上班,车间主任就与相关领导沟通协调此事,帮我调取证据,并陪同我一起带着犯罪嫌疑人的监控记录到派出所报了案。几日过去了,由于只有作案嫌疑人的头像资料,而没有人认识他,案子就一直没有破,一直在调查侦破中,部门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1年9月4日这天,主任叫我去看车,我以为车子找到了,心里很疑惑却又兴奋。到达地点后,一辆崭新的红色电动车停放在我眼前,让我惊叹不已。原来是我们主任自己花钱给我买了一辆比我丢失的那辆车还要好的新车。当时主任还问我满不满意,我当时就感动了,心中纵有千言万语的感谢话却不知如何说出口,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多么可亲、可爱、可敬的人啊!一个比我还小四五岁的青年,竟然做出了这么让人感动而又难忘的事情。后来得知这次买车的钱是主任向同事借的,此后我心里无比沉重,想流泪,因为是感动的。这些年我的经历不可谓不丰富,但是这么一种为了团体、为了集体、为了自己的员工,用自己的力量、利益去维护、去经营的心态,在社会上这么多年却从未遇见过,从未体会过。
答案显而易见,就是我们三利大家庭的这种氛围,这种文化气息,无数三利人团结在一起为此作出贡献、默默付出的这种榜样的力量,造就了我们三利人独特的魅力。中秋农民收获了果实和庄稼,工人收获了成果和优秀的业绩,而我这个游子的收获是找到了我人生的第二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