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央视大曝光后,面对网上充斥着各种声讨、各种质疑和各种调侃,曝光的厂家纷纷发出微博和各种声明,殊不知犹如“见兔而顾犬,亡羊而补牢”,有点晚了吧?同样的苹果手机不同的售后服务、大众DSG变速器故障、周大生的千足金变成“掺铱金”、江淮同悦轿车钢板生锈、手机受侵犯、个人信息泄露、垃圾广告满天飞……当我们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人身安全满怀希望地交给商家时,他们是否真的做到了为我们着想?是否真的挑起了责任的重担?事实说明,一些商家没有。
在中国青岛,有这么一家企业,20年来,一直踏踏实实、本本分分,从不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终于成长为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这就是三利,一所视质量为生命、视信誉为根本的企业。
在《辞海》中,“责任”是这样定义的:“责任,通常在两个意义上使用。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本是一个很抽象的词,但在三利却处处落到实处。在三利,质量意味着责任,信誉意味着责任。董事长教育我们“要想自己满意,先让别人满意”,“在三利,如果我有能用就行的思想,我就是渣滓”,“看不见的地方比看得见的地方要稍好一点”,我们有责任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有责任为社会提供最好的饮用水。
有些商家徘徊在责任与利益间,有的竟然完全舍弃了责任,为了自己私利,将他人利益完全置之度外。三利,却“走前面没有人走过的路,做前面没人做过的事,追求极少数”。在别人降低成本时,我们却增加成本,当别人降低标准时,我们提高标准。别的厂家和我们比价格,我们介绍给客户的是“独特的技术、独特的质量、独特的信誉”。我们公司卖出去的产品就像嫁出去的女儿,时刻关心她,爱护她。从客户有意向购买我们的产品,到合同签订、设备设计、生产加工、到货安装以及最终的售后服务,我们层层把关,言出必行,做的就是精品,做的就是信誉。
那些丧失责任心的商家,并不是不懂什么叫责任,也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只是利益的面纱遮住了他们的双眼,做了些不该做的事。董事长一直常说“先别人后自己是高档次的人,先自己后别人是低档次的人,光自己没别人是动物不是人”。扪心自问,我们属于哪一种?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人通过劳动,获得正当利益是天经地义的。当商人在获得正当利益的时候,应当知道自己承担着对消费者的责任、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责任心,必须牢固树立。
只有像三利这样从根上就扎扎实实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岿然不动,屹立不倒!